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是第一个使用超文本来分享资讯的人。他于1990年发明了第一个网页浏览器WorldWideWeb。在1991年3月,他把这个发明介绍给了他在CERN工作的朋友。从那时起,浏览器的发展就和网络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
当时,网页浏览器被视为能够处理CERN庞大电话簿的实用工具。在与用户交互的前提下,网页浏览器根据gopher和telnet协议,允许所有用户能轻易地浏览别人所编写的网站。可是,其后插入图片到浏览器的举动,使之成为了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
NCSA Mosaic使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它最初是一个只在Unix运行的图像浏览器;很快便发展到在Apple Macintosh和Microsoft Windows亦能运行。1993年9月发表了1.0版本。NCSA中Mosaic项目的负责人马克·安德生辞职并创建了网景通信公司。
网景公司在1994年10月发布了他们的旗舰产品网景导航者。但第二年Netscape的优势就被削弱。错失了互联网浪潮的微软在这个时候匆促的购入了Spyglass公司的技术,改成Internet Explorer,掀起了软件业巨头微软和网景之间的浏览器大战。这同时加快了万维网发展。
这场战争把网络带到了千百万一般电脑用户面前,但同时显露了互联网商业化如何妨碍统一标准的制定。微软和网景都在他们的产品中加入了许多互不兼容的HTML扩展代码,试图以这些特点来取胜。1998年,网景公司承认其市场占有率已经无法挽回,这场战争便随之而退出。微软能取胜的其中一个因素是它把浏览器与其操作系统一并出售(OEM,原始设备制造);这亦使它面对反垄断诉讼。
网景公司以开放源代码迎战,创造了Mozilla,但此举未能挽回Netscape的市场占有率。1998年底美国在线收购了网景公司。发展初期,Mozilla计划为了吸引开发者而挣扎;但至2002年,它已经发展成一个稳定而强大的互联网包。Mozilla 1.0的出现被视为其里程碑。同年,派生出Phoenix(后改名Firebird,最后又改为Firefox)。Firefox 1.0于2004年发表。及至2008年,Mozilla及其派生产品约占20%网络流量。
Opera是一个灵巧的浏览器。它发布于1996年。目前它在手持电脑上十分流行,在个人电脑网络浏览器市场上的占有率则稍低。
Konqueror是一个由KDE开发的浏览器,KDE开发人员在开发KDE2时意识到一个良好的桌面环境必须搭配一个良好的网络浏览器及文件管理员,便投入不少力量开发了Konqueror,这个浏览器使用了自家开发的排版引擎KHTML,由于Konqueror是属于KDE的一员,并只常见于Unix-like下的KDE桌面环境,所以Konqueror并未普及。
纵然Macintosh的浏览器市场现在亦同样被Internet Explorer和Firefox占据,但苹果电脑自行推出的Safari也不容小觑。Safari是基于Konqueror这个开放源代码浏览器的KHTML排版引擎而制成的。Safari是Mac OS X的默认浏览器。
source:http://zh.wikipedia.org/zh-cn/Web%E6%B5%8F%E8%A7%88%E5%99%A8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4/Timeline_of_web_browsers.svg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